道义之交的成语故事


道义之交

拼音dào yì zhī jiāo

基本解释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暂未找到成语道义之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道义之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嘘短气
乌合之众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珠宫贝阙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经纬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庖丁解牛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花拳绣腿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
慷慨悲歌 晋 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角巾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