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逃的成语故事


闻风而逃

拼音wén fēng ér táo

基本解释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暂未找到成语闻风而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闻风而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朝思暮想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素昧平生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青山绿水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叫化子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没衣服,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