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浆箪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浆:汤;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食:食物。用箪盛饭,用壶盛汤,犒劳军队。形容百姓欢迎军队
出处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例子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军队所过地方,真能秋毫无犯,则民必争先恐后壶浆箪食以迎之。”
基础信息
拼音hú jiāng dān shí
注音ㄏㄨˊ ㄐ一ㄤ ㄉㄢ ㄕˊ
繁体壺漿簞食
感情壶浆箪食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状语;常与“迎接”连用。
近义词箪食壶浆
英语bring an offering of sauce and foo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贫贱不移(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故家乔木(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壶浆箪食的意思解释、壶浆箪食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绳之以法 | 绳:准绳;引申为制裁;之:代词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准绳;给予制裁。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净利索。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处之泰然 |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