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缨伏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
例子南朝·梁·江淹《狱中上建平王书》:“常欲结缨伏剑,少射万一。”
基础信息
拼音jié yīng fú jiàn
注音ㄐ一ㄝˊ 一ㄥ ㄈㄨˊ ㄐ一ㄢˋ
繁体結纓伏劍
感情结缨伏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悬而未决(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的意思解释、结缨伏剑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治丝益棼 | 整理蚕丝不找头绪;结果越整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更加复杂。棼:纷乱。 |
吠影吠声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屈指可数 |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
老马识途 |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罗掘一空 |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