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不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高大挺立;难以撼动。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例子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山》)
基础信息
拼音kuī rán bù dòng
注音ㄎㄨㄟ ㄖㄢˊ ㄅㄨˋ ㄉㄨㄥˋ
繁体巋然不動
正音“岿”,不能读作“guī”。
感情岿然不动是褒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辨形“岿”,不能写作“归”。
辨析岿然不动和“纹丝不动”都可形容人或物丝毫不动摇。但岿然不动是褒义成语;重在强调由于“坚强”或“坚固”而不动摇;“纹丝不动”;重在强调“丝毫不动。”
近义词纹丝不动、巍然不动
反义词摇摇欲坠、风雨飘摇
英语absolutely still(remain unmoved)
日语しっかりと微動(びどう)だにしない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歌莺舞燕(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铁郭金城(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岿然不动的意思解释、岿然不动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躲躲闪闪 |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
新仇旧恨 |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