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瘝在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出处《尚书·康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例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0回:“做得那种恫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真正有己饥己溺的神情。”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guān zài bào
注音ㄊㄨㄥ ㄍㄨㄢ ㄗㄞˋ ㄅㄠˋ
感情恫瘝在抱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或官员等。
近义词恫瘝在身
英语show extreme concern over the people's hardship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释)
- 井中视星(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释)
- 来情去意(意思解释)
※ 恫瘝在抱的意思解释、恫瘝在抱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流离琐尾 |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一路风尘 | 形容旅途辛苦。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