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不拾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涂:通“途”,道路。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途;涂不拾遗。”
基础信息
拼音tú bù shí yí
注音ㄊㄨˊ ㄅㄨˋ ㄕˊ 一ˊ
繁体涂不拾遺
感情涂不拾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近义词道不拾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说雨谈云(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劳民伤财(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翼翼飞鸾(意思解释)
- 久假不归(意思解释)
※ 涂不拾遗的意思解释、涂不拾遗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恨铁不成钢 |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
束手无策 |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说雨谈云 |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