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了百了一了百了的意思
liǎobǎiliǎo

一了百了



一了百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八卷:“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例子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一了百了。(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基础信息

拼音yī liǎo bǎi liǎo

注音一 ㄌ一ㄠˇ ㄅㄞˇ ㄌ一ㄠˇ

正音“了”,不能读作“liào”。

感情一了百了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消极方面。

辨形“百”,不能写作“白”。

辨析一了百了和“功德圆满”;都有“结束;完成任务”的意思;但一了百了指一件事完成后才能结束;有消极因素;“功德圆满”却指积极因素的一面。二者不可通用。

谜语十千万

近义词寿终正寝、一笔勾销、功德圆满

反义词依然如故

英语all troubles end when the main trouble ends(death ends all one's troubles)

俄语всё решится само собой(кончить со всем рáзом)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了百了的意思解释、一了百了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骄生惯养 骄:通“娇”。指娇生惯养。
故家乔木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富贵骄人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明知故问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无时无刻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倒悬之危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语短情长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将寡兵微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风和日丽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难上加难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百步穿杨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粉墨登场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举足轻重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无声无息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