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
感情知行合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走马观花(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结党营私(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知行合一的意思解释、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胡作非为 |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嘘寒问暖 |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天涯海角 |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