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zé
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
繁体平則
1.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2.大凡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3.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4.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5.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
6.中唐倡导“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的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功勋卓著,在诗歌艺术上也成就非凡。
7.不平则鸣诉近邻,声声激荡中华魂。
8.姑娘,所谓物不平则鸣,若不能用一己之力完成,只能假手于人,岂不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之故?你再看看这是何物?
9.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10.我是一个人民代表,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我便要提请有关部门注意,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分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