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

词语解释
格调[ gé diào ]
⒈ 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例先定格调。
格调豪放。
这部影片低级庸俗,格调不高。
格调高雅。
英literary or artistic style;
⒉ 人的风格或品格。
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唐诗纪事·秦韬玉》
英one’s style of work as well as one’s moral quality;
⒊ 格式;式样。
例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雨中登泰山》
英form; style;
引证解释
⒈ 品格;风范。
引唐 蒋防 《霍小玉传》:“故 霍王 小女名 小玉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她那特殊的细心、机敏与果断……都流露着指挥员英武的格调。”
⒉ 风貌,景象。
引唐 张乔 《宿刘温书斋》诗:“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宋 陈亮 《点绛唇·咏梅月》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
⒊ 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引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五》:“今详格调句法,甚类生前之作。”
《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高低紧慢按宫商,轻重疾徐依格调。”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即有一二能者,不过指摘声病,讲求格调。”
国语辞典
格调[ gé diào ]
⒈ 诗文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引《金瓶梅·第一一回》:「高低紧慢按宫商,吐玉喷珠;轻重疾徐依格调,铿金戛玉。」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著笔性写了去。」
⒉ 人的品格、风范。
引唐·蒋防《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某具说十郎。」
唐·秦韬玉〈贫女〉诗:「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⒊ 风貌、景象。
引唐·张乔〈宿刘温书斋〉诗:「不掩盈窗月,天逝格调高。」
宋·陈亮〈点绛唇·一夜相思〉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分字解释
※ "格调"的意思解释、格调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2.一般地说,在博古架陈设观众的视线当然首先向上层的石,因此在这里希望把作为水石最优秀且格调高的赏石摆设。
3.没事装装鬼,无聊吓吓人,激动来声尖叫,低调抓紧快跑,扮个奇模怪样,走个别致格调,疯在人流大街,闹在人群鬼嚎,图个潇洒快乐,过个纵情欢笑,放肆万圣节,快乐无极限。
4.店铺设计装潢糅合日本和西方风格,以木材装饰渗透著和风气息,加上金属感洋式装饰,与厨柜内诱人糕点并列,格调和谐。
5.作品格调的高下,在于语言的运用之中,那种血与火铸就的诗篇和那些花拳绣腿的文字相较,则让人看出庄重与佻薄的分野。
6.把艺术格调轻轻的渲染,以低调奢华的沉稳姿态晕染开来。让空间凌越与想象,但存、自然的生活品质令人心驰神往。
7.蝉声阵阵,向自树梢上。一种嘹喨、明脆而不拘格调,不拘韵律的歌唱,令人欣欣令人愉悦。
8.丑人多作怪,美人再作怪都不会被人鄙夷,同样的道理,一些话从美人胚子嘴里讲出来,那就是有格调,往耽美里说就是“气质”。
9.你这首诗格调高雅,真是阳春白雪,可以媲美李白、杜甫。
10.当你走进餐厅,迎接你的又是一番古色古香的中式格调,即便你知道他家做的是西餐,你还是会感叹于环境的宜人与精致。
相关词语
- tiáo jié调节
- xié tiáo协调
- yǔ diào语调
- fēng gé风格
- tiáo hé调和
- sè diào色调
- dān diào单调
- diào yòng调用
- tiáo xī调息
- tiáo kǎn调侃
- rén gé人格
- kōng tiáo空调
- tiáo wèi调味
- gé wù yuàn格物院
- jī diào基调
- diào zhèng调正
- yīn diào音调
- tiáo jiě调解
- chōu diào抽调
- diào bǎi xì调百戏
- tiáo hé调合
- tiáo xié调协
- tiáo jì调剂
- xià diào下调
- diào huàn调换
- diào chá调查
- shàng tiáo上调
- gé shì格式
- diào pèi调配
- diào jí调集
- qiáng diào强调
- xiǎo diào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