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uó

民国


拼音mín guó
注音ㄇ一ㄣˊ ㄍㄨㄛˊ

繁体民國
词性名词

民国

词语解释

民国[ mín guó ]

⒈  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 到1949年止。

民国肇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the Repbulic of China (1912-1949);

引证解释

⒈  民主国家。亦相对于君主国而言。

孙中山 《民权初步自序》:“何为民国……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
章炳麟 《<民报>纪念会祝词》:“俾我四百兆昆弟同心戮力以厎虏酋 爱新觉罗氏 之命。埽除腥羶,建立民国,家给人寿,四裔来享。”

国语辞典

民国[ mín guó ]

⒈  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

如:「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⒉  中华民国记载年代的方法。以中华民国创建之年为纪元开始,此年为西元一九一二年。

分字解释


※ "民国"的意思解释、民国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寸山河一寸土,十万青年十万军。曾经救国青年人,几世沧桑民国音。洗尽铅华始见金,青春历练定乾坤。太平盛世需立志,不成圣人成白痴。国际青年日,祝你快快乐乐立志,随随便便成。

2.袁世凯立刻与南京临时政府往返电商,榷定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暂居后宫,由民国政府供养等八项条款。

3.这个时候,我会庆幸自己住的楼下还有一片这样的风景,幽深的小巷里,几十排青砖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弥漫着民国的韵致,祖先的味道。

4.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相互间有时暗送秋波,有时你争我夺,让人难分谁是谁非,但人民遭殃受罪的事实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5.孙中山先生,戎马一生,他前十次革命均告失败,但他百折不挠,终于在第十一次革命的时候,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些故事,情节不同,但意义都是一样的,它告诉无们,做事要有恒心。

6.一身民国范,儒雅风流,站在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中,实在太突出了,当真有鹤立鸡群之感。

7.在各种因素汇合下,这些武装力量没有改造演变为对国内政治纷争保持中立的现代国家军队,反而在私利驱动下,进一步堕落为大小军官争权夺利的工具,成了民国时期政治恶化的主要因素。

8.这些都使得民国时期侨校蕴含着许多现代性因素,亦是该时期闽南侨办学校蓬勃发展,并取得良好办学效果的重要原因。

9.马任全年幼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父亲的书箧中有套盖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就任纪念邮戳的北京老版半分至二元的小套票,于是拿出来反复把玩,爱不释手。

10.学生成名者不可胜数,民国以来如熊克武、吴玉章、戴传贤、魏时珍、张群、文藻青等皆出其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