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

上都


拼音shàng dū
注音ㄕㄤˋ ㄉㄨ

上都

词语解释

上都[ shàng dōu ]

⒈  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⒉  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⒊  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⒋  指天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
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⒉  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 京城,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⒊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

《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开平府 闕庭所在,加号 上都,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

⒋  指天宫。

《后汉书·张衡传》:“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

国语辞典

上都[ shàng dū ]

⒈  首都。

《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文选·张衡·思玄赋》:「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⒉  地名:(1)​ 今陕西省长安县,唐代宗时称为「上都」。(2)​ 元世祖即位开平府,改号「上都」,在今察哈尔多伦县东南。

英语Shangdu, also known as Xanadu, summer capital of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法语Xanadu (Titan)​

分字解释


※ "上都"的意思解释、上都是什么意思由中文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中国社会是尊师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2.肆虐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凛冽的寒风一阵一阵地吹过。路上都是缩着脖子,拉紧了衣服的领口急匆匆地的行人,空气中到处膨胀着寒冷和干燥。这样的天气几乎统治了这个冬天。

3.它长着翠绿的叶子,叶子有的像一把利剑,有的像风扇叶片,还有的像飘带,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 两天后的晚上,没有朋友相约,也没有约会,甚至电视上都没有什么好的节目可以看。那周的星期五,我在去机场的路上顺道去接我同机的友人。

5.何况这商船之上都是些商人,神仙虽然逍遥,却神出鬼没,不可捉摸;贸易挣银子虽然艰辛,却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

6.我说的是总结我读书经验只有三个字:少、懒、忘。……现在比以前还多了一点,却不能用一个字概括。这就是读书中无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还多些。……所以我就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仿佛每页上都藏了不少话,不在字里而在空白里。

7.一时间,教室里无声无息,静得连一枝铅笔掉到地上都能听到。

8.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

9.依旧是百无聊赖的上着课,慕容雪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似乎是个好学生,每节课都听得很认真,反观我,这些课基本上都是混过去的。

10.田野里、泥路上、小路边,不管是什么绿的植物基本上都要枯萎了。尤其是小草,它正在等待着春天的来临,再给世界添加一份绿色。